台风虽已过境
留下的不仅是满地狼藉
还有潜在的健康隐患
大量积水容易滋生蚊虫
成为登革热病毒传播的“温床”
有数据显示:
每10处小型积水可能孳生
100-200只白纹伊蚊
(俗称“花斑蚊”)
正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!
7—9月台风季蚊虫繁殖高峰
登革热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
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指出,台风过境期间,室外大风、强降雨,而室内温暖舒适,蚊子也纷纷进入室内躲雨,于是各种积水容器就成了蚊子的 “天然产房”;有数据显示,每10处小型积水可能孳生100—200只白纹伊蚊(“花斑蚊”),而白纹伊蚊正是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。
每年全球报告的登革热临床病例中,来自亚洲地区的占比高达70%,是全球疫情最集中的区域。而广东作为临近东南亚的沿海省份,年均气温 22℃—24℃的湿热环境,为白纹伊蚊全年繁殖提供温床,成为我国登革热高风险区域。
每年7—9月的台风季
都是蚊虫繁殖高峰期乐牛配资
登革热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
为守护大家的健康
海珠疾控提醒
以下积水清理及登革热预防相关事项:
一、台风后,这些积水“死角”重点排查
1、室外区域:花盆托盘、废弃轮胎、塑料瓶、水桶等容器积水;空调外机接水槽、屋顶排水沟、低洼处积水;绿化带内的一次性饭盒、塑料袋等积水容器。
2、室内角落:卫生间、厨房水槽、拖把桶积水;长期未用的花瓶、鱼缸等容器。
3、公共区域:小区地下室、楼道、停车场积水;建筑垃圾堆放处的积水容器;假山喷泉、景观水池。
二、积水清理,这些方法超实用
1、倒:及时倾倒各类积水容器,对于无法清理的积水,可投放杀虫剂灭蚊。
2、清:彻底清除花盆托盘、废弃容器内的积水,清理垃圾杂物。
3、翻:将暂时闲置的容器倒扣放置,避免积水残留。
4、填:用沙土或水泥填平室外坑洼,防止积水形成。
5、换:水生植物每三天换一次水,并刷洗瓶壁和植物根茎,防止虫卵黏附。
及时清积水相当于扼杀200个潜在威胁!
三、防蚊灭蚊,做好个人防护
1、居家防护:安装纱窗、纱门,睡觉时使用蚊帐;室内可使用电蚊拍、蚊香和灭蚊片等灭蚊。
2、外出防护:穿浅色长袖长裤,涂抹驱蚊剂,避免在树荫、草丛等蚊虫密集处停留。
3、及时就医:若出现发热、头痛、皮疹和关节痛等症状,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。
尽快就医:
别拿“被蚊子咬”不当回事
当蚊子叮咬了登革热患者后,登革热病毒在蚊子体内经8—10天复制增殖到达其唾液,随后蚊子就可以通过叮咬使其他人患病。
人感染登革热后,通常会突发39℃以上的高热,伴随头痛、关节痛(俗称“骨痛热”)、皮疹,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或休克
专家提醒,如果被蚊子叮咬后 1-14 天内出现:
高热不退(体温≥39℃超24小时)
全身疼痛加剧(头痛到“炸”、关节像被碾压)
皮肤出现针尖样出血点或瘀斑
精神萎靡、尿量明显减少(警惕脱水休克)
请务必前往就近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,并主动告知医生:“近期家中有无积水”,“是否常被花斑蚊叮咬”等情况,帮助医生快速判断。
尤其应该注意的是,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类固醇抗炎药会增加登革热患者出血风险,感染登革热后要避免使用这类药物,请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接受正规治疗。
共建健康家园,人人都是“防蚊卫士”
海珠疾控再次提醒您
台风过后,预防登革热需要我们共同行动
若发现小区内存在难以清理的积水或卫生死角
可及时联系物业或社区工作人员处理
让我们携手打造无蚊环境
守护家人健康!
来源:广州海珠发布乐牛配资
维嘉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